有時候,總覺得耳垢很麻煩,自己親自清理,非常不便,因為自己看不到耳孔;叫人幫忙,又怕對方弄穿耳膜。其實為什麼人體會有這些一無是處,而又令人不舒服、影響聽覺,還有奇怪氣味的耳垢在耳朵之中?

其實,耳垢不是廢物,反而是人體生出的一種物質,用以保護耳道。耳垢是耳道內分泌腺產生的分泌物,絕對「天然」,帶有微黏性,可以把外來物,例如小昆蟲、塵埃等黏着,以防耳的內部被污染及破壞。

話雖如此,但是整天被異物塞住耳道,真是令人十分不舒服,可以挖出耳垢嗎?應該挖出耳垢嗎?有人說,絕不可以,因為挖耳垢,只會愈推愈入,好像把石屎填平一個洞,智越來越嚴重;又有人說,只要小心挖,應該沒有事。

圖片來自 Pexels

首先,這關乎個人感覺問題,有人從來不挖耳垢,有人閒來無事就狂挖。可是,多數醫生都不建議用耳挖,因其金屬質地非常堅硬,又幼身,在挖耳時很易刮損耳道,也會在挖時一不小心,或者被他人碰撞,把耳挖長驅直進耳道,插穿耳膜。同時,多數人都會用的棉花棒,也有與耳挖相似的危險。

如果想自己動手而又安全,可以考慮市面上的滴耳劑,有滴漏及噴霧式可選。滴耳劑的原理是以藥物,把耳垢溶解得非常細小,從而自然排出耳道。而有醫生建議,內耳道十分幼嫩,應先試用滴漏式產品,噴霧的力度有機會過大,令人耳膜受損。

如耳垢嚴重阻塞耳道,影響聽力或令耳朵疼痛不堪,最好不要自己處理,要找醫生用專業方法清洗耳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