忙碌而喧囂的都市充斥著壓力,煩惱,快樂似乎越來越難得,甚至很容易鬱結成心理疾病。吃,有時便成爲生活中的小確幸,吃對了食物,更有助調節情緒,以下將會介紹五種快樂食物及其原理,讓你吃出開心!

圖片來自 Pexels

原來情緒與飲食息息相關,憂鬱症狀受腦中神經訊息的傳遞所影響。有一種叫「血清素」的化學物質,存在於人的大腦、腸道和血小板中,可以改善情緒、減少憂鬱和緊張、改善睡眠,並能提升認知能力、記憶力。一旦血清素水平過低,便會讓人感覺疲憊和壓力大,產生負面情緒。攝取富含血清素的食物,能夠改善心理健康,控制抑鬱情緒。例如:

1)  堅果

堅果內富含的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的前驅物質,從而使人感到滿足、幸福、情緒穩定。此外,堅果類也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,其中的維生素E及鋅具有抗氧化的功能,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,保護細胞不要受到傷害。杏仁、芝麻、腰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,吃開心果也真的可以開心了。

2)  香蕉

香蕉是紓壓的好食物,不但具有色胺酸,還有醣類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C等營養,當中維生素B是促進色胺酸合成血清素的重要幫手,效果相輔相成。同時,香蕉還富含膳食纖維,能一併解除因壓力所引起的便祕問題。

3)  魚類

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,魚油中的Omega-3脂肪酸,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,可阻斷神經傳導路徑,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。料理常用的鯖魚、秋刀魚、三文魚等都含有豐富的Omega-3脂肪酸。

4)  乳酪,益生菌

腸道中的微生物能影響腸道激素,調節體內發炎反應,並進一步影響大腦,調控我們的認知功能、情緒等,稱為「腸腦軸線」,因此腸道又被稱為第二個大腦。補充益生菌能幫助我們降低腸道中「壞菌」比例,透過「腸腦軸線」影響大腦的生理,進而降低憂鬱症的風險。我們可以選擇乳酪、優格作點心,或直接攝取益生菌。

5)  菠菜

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,缺乏葉酸,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,出現無法入睡、健忘、焦慮等症狀,更有機會導致憂鬱症。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能避免這種情況,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、水果也都有葉酸,其中就以菠菜最多。

圖片來自 Pexels

當然,常吃以上5種快樂食物之餘,要注意每日攝取量和均衡營養搭配等,這樣才能真正吃出健康,吃出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