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三餐,幾乎是每人的生常進食模式。但大家又是否知道,如何吃,而又要吃甚麼呢?

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

不少研究證明,早上是人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,早餐是用來補充身體所需能量,並且提供直到午飯前幾小時,因工作、學習、家務等所需要的能量。因此,早餐必須吃得好。以下是早餐的食物建議:

澱粉類主食

早餐時可以適當吃澱粉類食物,如雜豆粥、燕麥粥、全麥麵包、番薯、芋頭、粟米等,都富含維他命B、膳食纖維,營養價值要比米白高。另外,它們的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。碳水化合物可在人體轉化為葡萄糖,而葡萄糖是主要的人體能量來源。澱粉類主食有利於胃酸分泌,促進消化,也有保護腸胃作用。

含蛋白質食物

含蛋白質食物易消化、易吸收,如奶類、蛋類、豆類、肉類,不僅為身體提供充足蛋白質,讓早餐營養更全面,還可延長餐後的飽腹感,更抗肚餓。

蔬果

早餐吃點蔬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他命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,有助於腸道蠕動,且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天然有機化合物

圖片來自 Pexels

戒除油炸及高鹽食物

油炸食物熱量過高,含高油脂和氧化物質,增加肥胖的風險。另外,高鹽食物令血壓不穩,還容易引起鈣質流失。

午餐及晚餐的份量

午餐及晚餐的食物選取,可以參考早餐的食物,但份量方向必須注意。如果早餐吃得夠,中午只要七八分飽就可以,否則容易致肥,而且會令人昏昏欲睡,影響工作。到了晚上,人需要休息,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開始減緩,所以讓胃腸道休息,五六分飽就可以,而且不要吃難消化的食物,例如過多肉類或油膩食物,很容易堆積脂肪,引起肥胖,最好吃清淡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