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肆虐,相信各位家中都常備各種消毒劑,以保持環境清潔和個人衛生。但是,消毒劑既為化學溶劑,使用不當的話便可能會引起意外,我們需要注意防護措施及安全操作,令防疫工作更安心。

常見的家居消毒劑,例如次氯酸鈉(漂白水),乙醇,異丙醇(酒精)等,都有腐蝕,刺激,易燃,助燃的特性,有機會通過食道,皮膚和呼吸進入人體,造成眼睛和皮膚灼傷痕癢、刺激呼吸系統引起咳嗽、刺激神經系統引起暈眩等等影響。所以,安全使用尤其重要。

一般安全守則:

  • 使用時須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
  • 使用後要清潔雙手,手臂和臉部
  • 保持空氣流通
  • 遵照製造商建議的用量,用法及安全措施
  • 將消毒劑儲存於陰涼,乾燥,通風良好,以及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
  • 不要隨意與其他消毒劑和清潔劑混合使用
圖片來自 Pexels

不同消毒劑有不同特性,除了以上通用注意事項,各種產品可能還有更針對性的安全守則。以漂白水爲例,它對黏膜、皮膚及呼吸道具刺激性,遇熱和光會分解, 亦容易與化學品產生化學反應,應該小心處理:

  • 稀釋及使用漂白水時須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,例如口罩、手套、護眼罩及膠圍裙
  • 稀釋時要用冷水,因為熱水會令主要成分分解,失去效能
  • 正確地稀釋漂白水以達到合適的濃度,如1:99、1:45、1:4
  • 使用湯匙或量杯準確地量度所需漂白水的份量。
  • 次氯酸鈉會隨著時間而分解。為確保其消毒效能,應購買近期製造的漂白水和避免過量儲存。
  • 為達致有效消毒,經稀釋的漂白水應該在準備後24 小時內使用
  • 有機物質會令漂白水失去活躍性,所以在使用漂白水作消毒前應先清潔表面上的有機物質。